芜湖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新闻发布会

来源:芜湖市体育局 阅读次数: 字体:【    】

发布时间:2025年8月8日

发布地点:市政府新闻发布厅

发布单位:芜湖市体育局

人:芜湖市委宣传部新闻办主任颜晶

人:

文字实录


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勇:

各位来宾、新闻界的朋友们:

大家好!下面,由我向大家介绍芜湖市第十五届运动会赛事总体情况。

市运会是我市四年一届规格最高、水平最强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。本届赛事坚持“绿色、活力、欢乐、共享”办赛理念和“畅享市运、乐动芜湖”办赛宗旨,由市政府主办,市体育局、市教育局、市残联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卫生健康委及各县市区政府、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承办,各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、相关体育协会及单位协办。参赛单位包括各县市区、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、经济技术开发区、三山经济开发区、市直机关、总工会及在芜高校。

一、举办时间和地点

赛事于2025年8月至11月举行,赛场分布在芜湖奥体中心、各县市区、开发区及有关高校,实现“全域办赛、全民参与”。

二、竞赛项目设置

设青少年部、群体部、残运特奥部三个部别,共64个大项:

青少年部(26项):中小学组设田径、击剑、羽毛球、武术套路等20项;高校组设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等6项。

群体部(26项):包括传统武术、羽毛球、跳绳、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。

残运特奥部(12项):涵盖残疾人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项目。

三、表彰和评奖

本届市运会不设团体名次和奖牌榜,按各部竞赛规程单独奖励,同时评选“优秀组织奖”“体育道德风尚奖”“优秀赛区奖”,所有评选严格遵循“公开、公平、公正”原则,结果将在闭幕式公布。

四、开、闭幕式情况

开幕式于9月下旬在芜湖奥体中心举行,包含全民健身展演、开幕仪式、文体演出三部分;11月中旬举行闭幕颁奖仪式,总结赛事成果并颁发各类奖项。

五、特色亮点

一是全域联动办赛。赛事按项目特点分布于各县市区、开发区,形成“县县有比赛、区区有活动、人人可参与”的全城热动格局。

二是创新宣传形式。今年,我们创新宣传形式,在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,谋划开展“畅享市运·乐动芜湖”体育宣传系列活动,通过举办“运动达人”短视频大赛、“我与市运会”体育摄影大赛、“乐动芜湖”市运会故事征文、携手“炬”进“芜” 往不胜线上火炬传递等活动,营造全面参与宣传市运会的良好氛围。

三是突出“体育+”融合。在市运会期间,积极开展体育嘉年华活动,实现赛事活动进街区、进景区、进商圈,通过赛事赋能文旅、商务等领域,带动酒店、餐饮、旅游等消费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。


市体育局局长吕明安:

各位来宾、新闻界的朋友们:

大家好!下面,由我汇报市运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。

一、筹备组织扎实有序

5月28日,组委会印发《芜湖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总体工作方案》,正式成立组委会,由市委副书记、市长任主任,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及市政府有关副市长任副主任,41个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。组委会下设办公室、资审竞赛部等6个工作机构,形成“统一指挥、分工明确、协同高效”的工作机制。

二、宣传推介全域覆盖

围绕赛事主题,构建多维度宣传矩阵。公开征集会徽、会歌,确定金奖作品“跨越”为会徽、《让爱引燃火焰》为会歌、雄赳赳为吉祥物,彰显芜湖文化与体育精神;谋划开展“畅享市运・乐动芜湖”系列宣传活动,激发全民参与热情;新闻发布会当日,举办市运会群体部街舞、广场舞,青少年部篮球、羽毛球比赛,同步发放体育消费券,总额度100万元,营造浓厚氛围。

三、精心设计提升效果

落实市委、市政府“赛事进商圈”工作要求,将市运会10个赛事项目嵌入商业综合体,同步开展“乐动芜湖·市运惠民”体育消费嘉年华活动,通过 “体育+消费” 模式,让运动激情与城市烟火气相互交融—市民在观赛之余可便捷参与商圈消费,商家借助赛事流量提升经营热度,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的双向赋能,真正实现 “办赛惠民、办赛兴城” 的目标。

四、赛事保障精准到位

后勤保障方面,制定详细工作预案,提前储备物资,建立服务网络,确保高效调配;人员培训方面,对裁判员、工作人员开展多轮专业培训,招募并培训志愿者,提供规范服务;安全防控方面,制定总体应急预案,加强场馆安全隐患排查、治安管理及交通疏导;组建医疗急救团队,配备专业设备与药品,保障赛事安全。

目前,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,市运会各项赛事按计划正常举行。


市残联党组书记、理事长陈玉红:

各位来宾、新闻界的朋友们:

大家好!下面,由我详细介绍残运特奥部12项赛事的具体情况。

残运特奥部是本届市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旨在践行“平等、参与、共享”的残疾人体育精神,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与全民体育深度融合。其中:残运项目(8项):包括田径、游泳、乒乓球、举重、羽毛球、飞镖、围棋、中国象棋。这些项目既涵盖传统竞技类,也包含适应性强、参与度高的群众项目,兼顾竞技性与普及性。

特奥项目(4项):包括田径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篮球,聚焦智力障碍群体,以“参与、快乐、提升”为核心,强调通过体育活动促进特奥运动员融入社会。如特奥篮球项目简化规则、降低对抗强度,鼓励运动员在团队配合中增强自信。

为保障赛事顺利开展,我们将完成三大工作:一是组建专业竞赛团队,邀请省内外残疾人体育裁判专家参与执裁,确保赛事公平;二是优化场地无障碍改造,确保所有比赛场馆轮椅通道、盲道、低柜台服务窗口等设施健全,保障残疾人运动员便捷参赛;三是提供“一人一策”服务,为重度残疾人运动员配备辅助人员、医疗保障团队,针对性解决参赛需求。

残运特奥部赛事不仅是竞技平台,更是展示残疾人“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”精神的窗口。我们期待通过赛事,让更多人关注残疾人体育,共同营造“全民体育、全民共享”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

市教育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章世海:

各位来宾、新闻界的朋友们:

大家好!下面,由我介绍本届市运会会徽、会歌、吉祥物相关情况。

(一)会徽:“跨越”

由贺国红设计,以书法繁体“蕪”字为核心,以苍劲笔触勾勒出奔跑跨越的人形,融入运动元素,展现健儿拼搏精神;下方波浪状线条象征芜湖“江城”特色,寓意全民运动、健康生活,更暗合芜湖体育事业“一浪高过一浪”的蓬勃态势。

(二)会歌:《让爱引燃火焰》

由肖应泽、段天文作词,肖应泽作曲,曲风昂扬奋进,融合流行元素,以“男女领唱+合唱”形式呈现。歌词既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与“绿色、活力、欢乐、共享”办赛理念,也呼应芜湖“六个之城”建设成果,传递“心手相连、共建家园”的愿景。

(三)吉祥物:“雄赳赳”

以“鸠兹鸟”为原型,结合运动元素设计:头部羽毛呈火焰状,象征热情与活力;身披印有会徽的运动服,手持火炬造型道具,寓意“传递激情、奔向未来”;整体形象昂首挺胸、步伐矫健,呼应“雄赳赳”之名,展现芜湖儿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


主持人:下面是媒体记者提问环节,欢迎记者朋友们就发布内容进行提问。

安徽日报:本届市运会采取“三会合一”模式,残运特奥部是重要组成部分。请问在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参赛体验、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长效发展方面,我市还有哪些具体举措?

市残联党组书记、理事长陈玉红:感谢您的提问。为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参赛体验,我们除了赛前的场地无障碍改造、“一人一策”服务外,赛事期间还将提供三大支持:一是设立残疾人运动员专属休息区、医疗服务点,配备手语翻译、盲道引导等贴心服务;二是简化报到流程,安排专人协助办理参赛手续;三是赛后收集运动员反馈,建立“赛事服务改进清单”。

在长效发展方面,我市将以本届市运会为契机,推进三项工作:一是完善残疾人体育设施,未来3-5年内将在体育局的支持下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0个残疾人健身示范点,配备适合轮椅、视障等特殊人群的健身器材;二是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,结合本地特色开展“残疾人体育进社区”“进家庭”活动,组织康复体育指导、特奥融合活动,提升参与便利性;三是建立残疾人运动员人才库,发掘培养优秀苗子,输送至省、国家队伍,让更多残疾人通过体育实现自我价值。

芜湖日报:青少年部是市运会的重要板块,请问本届赛事在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、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有哪些创新安排?

市教育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章世海:感谢您的关注。青少年部赛事聚焦“以赛促练、以赛育人”,主要有三方面创新:

一是项目设置更贴近校园体育,中小学组20个项目及高校组6个项目,涵盖田径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篮球、游泳等内容,与课后体育社团、校园运动会形成衔接,鼓励更多学生参与;同时,今年首次将跆拳道纳入比赛内容,这一调整更贴合青少年日常参与的运动项目范畴。

二是强化“体教融合”机制,赛事成绩将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体系,同时组织高校教练、专业运动员进校园观赛,发掘有潜力的青少年选手,纳入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库重点培养;

三是突出“育人为本”理念,所有青少年项目均设有“体育道德风尚”奖,引导学生重视团队协作与公平竞争,而非单纯追求成绩,真正让赛事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“助推器”。

主持人: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。谢谢大家!